找到自己喜愛的事
已更新:7月15日

迷惘的人生:不知道要怎麼選擇
台灣的教育,在大學之前都是填鴨式教育
我們開始學會思考,大概要等到出社會才開始
我們沒有自己的想法、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、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、追求什麼
我到大三開始緊張、不斷思考自己出社會可以做什麼(不用擔心,這可以思考一輩子 XD)
問專案的指導教授,教授也只是建議這個時代可以讀一下研究所(後來還真的跑去讀了)
朋友更晚,到畢業那一年才慌張,迷糊摸索了好多年
當時什麼都沒做過,什麼都看起來很不錯
喜歡程式、設計、跳舞、滑板、動畫、接案、出國旅遊
可能性很多、但也擔心人生只有一次,選錯就沒辦法回頭了
一切,都會成為你的養分
擔心自己選錯方向,特別容易發生在剛出社會的新鮮人身上
因為認知到人生其實沒有很長,但是選擇太多,什麼都想做
一個興趣或專長需要好多年都磨練,哪有時間可以全部都嘗試過
所以一開始的猶豫特別明顯
我一開始也是這樣的,經過了好一陣子,大概到 30 出頭才比較釋懷
你隨時可以去玩你的興趣,你只是先選了一個興趣當自己的主軸
做一陣子覺得不錯,就繼續
發現別的也很有趣,可以試著學習看看;過一陣子再來考慮要不要把主軸切換過去
或許會擔心:那之前好幾年學的不就白費了?要是可以早一點知道,不是很好嗎?
第一:你不全心全意的嘗試,是不會知道的
第二:這些經驗永遠不會白費
有些技能比較相近的,譬如「程式」跟「設計」雖然差很多,但在同個領域都會用到
所以我一開始學程式,閒暇之餘把設計當興趣在玩
雖然沒有很厲害,但光是程式面多了一個設計技能,就可以做到很多不同的事情
如果你的興趣彼此看起來沒有相關,也沒有關係
因為你的技術是用來輔助「你的人生」的
譬如「程式」跟「旅遊」看起來就差很遠了吧?
但如果你對這兩個領域都有接觸,就可以做出自己的旅遊推薦網站、或是做一些旅遊自動化的服務
你的選擇,就只是一個選擇
沒有對錯
最終,他們都會成為你的養分
興趣:會不斷改變
我們來聊聊另外一個誤解:
我們在尋求自己的興趣的時候,常常認為在追求自己的「人生目的」
大家認為自己來到這個世界,是為了某個目標,我們被賦予一個專長,生來就是要做這件事的
這個概念被美國人的 born to be(天生就該做什麼)跟日本人的「職人精神」給大大的洗腦了
彷彿人生下來就應該只有一個專長,要好好專注在一件事情上
說實在,一個完美的人生,卻只能專注在一件事情上,真的是好可惜!
當「興趣」不再有趣
如果你認真追尋某個專長或興趣,一開始可能很好玩,很有成就感
但過一段時間之後,會發現在做的事情都很類似、或者要再突破變得很難
於是你對這個專長開始興致缺缺
很多人會在這個時候感到迷惘:
覺得曾經認為是「本命」的東西,「我生下來就是為了這個」的事情,竟然不再有興奮的感覺
彷彿人生失去了動力、失去了熱情
甚至開始質疑自己,覺得自己怎麼了?
我應該要繼續下去嗎?過著自己都厭煩的日子?
還是該轉換跑道,背叛自己的天職,冒著做不起來的風險,去嘗試其他事情呢?
要,當然要探索!
人性就是不斷的追求進步,一旦停下來,就會全身不舒服
並不是你背叛了自己、背叛了天職
而是你本身就是一個追求無限進步的人類,你想要的永遠是「更多」、「更好」
所以在 A 領域感到無聊了,可以往下個領域學習
只要投入足夠的心力,每個領域都會很有趣
即使留在同一個領域,我們也可以精益求精,追求巔峰,這才是真正的「職人精神」!
如果你在某個領域停止進步了,開始感到無聊,失去了熱情
不追求進步,也不投入其他興趣
基本上,你的心已經死了,就是個活死人在世間行走罷了
不斷嘗試
回到正題
我們已經錯過太多,在求學時代浪費太多的時間
所以現在,只要是你喜歡的,有興趣的,就可以試試看
嘗試的時候記得務必要投入,投入才會有感覺,才能真正享受其中
等你玩完一個興趣之後,再去嘗試別的
一個接一個,你的人生只會越來越精彩!
--
如果你對人生很迷惘,不管是到了一個頂點,突然不知道該怎麼做
或是正要往前衝,但是路太多不知道該怎麼辦
歡迎跟我聊聊
你一定有很多豐富的人生資歷、或是有一堆想做的事情
但心裡卻充滿疑惑
我也曾經空虛過、充滿疑惑的過著每一天
但現在,我正開始玩、開始享受人生